光伏產品出口需權威認證護航
資訊來源:辦公室 發布日期:2011-06-02 瀏覽次數:2406
摘要
由于國內應用市場啟動相對緩慢,國內所生產的光伏產品90%以上用于出口歐洲市場,導致國際市場出現任何風吹草動都能直接影響我國光伏企業的生存狀況。中國光伏產品在走出去之時,如何走得又快又穩值得思考。由第三方機構頒發的權威證書,證明企業產品性能和安全的可靠性,已成為企業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必要條件。
附原文
光伏產品出口需權威認證護航
http://www.cait.cn/gjnew_1/gdjd/201105/t20110531_75162.shtml
中國認證認可信息網 2011-05-31
目前,全球有超過50%左右的太陽能產品由中國出口,在全球十大光伏電池生產商中有6家是中國企業。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光伏產品生產大國。但是,由于國內應用市場啟動相對緩慢,國內所生產的光伏產品90%以上用于出口歐洲市場,導致國際市場出現任何風吹草動都能直接影響我國光伏企業的生存狀況。中國光伏產品在走出去之時,如何走得又快又穩值得思考。由第三方機構頒發的權威證書,證明企業產品性能和安全的可靠性,已成為企業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必要條件。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表示,目前,國際光伏產品的認證主要包括美國UL認證、加拿大CSA認證等,我國有金太陽認證等。
認證不僅可以提升客戶對產品品質的良好印象和企業知名度,同時權威的第三方認證也是買家采購產品的必要條件,是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更為重要的是,在光伏領域,認證也是得到產品融資和政策法規支持的必要條件之一。很多企業在尋求出口信;蚪鹑跈C構融資支持的時候,對方往往會提出產品品質方面的要求,而此時,產品證書是產品高品質保證的證明。例如,在光伏產品最大市場之一的德國,進口商通常會要求提供有關機構的證書和報告,以用來得到融資機構的支持。另外,不同國家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的光伏產品財政補貼政策,光伏系統運營商們將不僅可以通過利用光伏發電獲利,還將得到國家資助。許多國家正在加快其太陽能計劃,國家補貼對于制造商、進口商、安裝商、投資者和運營商來說都是一個重要措施。
我國2009年出臺了金太陽補貼政策,獲得金太陽認證的光伏產品可以加貼“金太陽”認證標志,并有資格申請國家“金太陽工程”補貼,亦可作為工程招標中的認證依據。
在光伏市場競爭加劇下,一些出口企業也在尋找別的機會與途徑增加其市場競爭力,參與認證無疑是打開市場局面的捷徑,但產品在認證中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從認證的角度看,光伏產品功率測量的準確性、產品品質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以及品質控制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目前,大部分企業都有自己的品質控制部門,會對自己產品的品質進行檢測和控制。組件的功率測量與工廠及買家的經濟利益直接相關,影響組件功率測量準確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諸如測試環境與STC的吻合程度、設備的準確程度、一致性、穩定性、操作人員的經驗技巧、測試標準板/測試設備的定期校驗計量等,所以不同企業的測試人員經驗能力、檢測條件、過程控制要求往往是不同的,不同的品質控制帶來的結果也會大相徑庭。
蕭函指出,光伏企業在認證中面臨的根本性問題,就是本身質量是否能夠達到相應的標準。由于國內光伏產業發展初期市場門檻較低,且初期國內相關認證的發展并不太成熟,因此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差異較大,部分企業的技術難以接受市場的檢驗。除此之外包括費用、認證時間長短等都是企業所面臨的困難。
目前我國光伏產品認證也是通過第三方專業認證機構進行,他們是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和鑒衡認證中心。獲得這兩家機構的任意一種認證,都可以作為國內工程招標中的認證依據。若要出口,則仍需要根據出口國的標準通過第三方認證機構進行符合出口國標準的認證。
蕭函說,目前光伏產業的認證環節是整個產業鏈的薄弱環節,盡管國內認證的規范性、專業性和技術性都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整個行業能夠獲得認證的企業以及產品仍然非常有限,在國際認可范圍以及國內認證含金量等方面有待提升。